东北人对于离婚的洒脱,也不止说说而已,这要从东北的“彪悍民风”讲起。
几百年前,长白山脚下的满族人才是真正的东北土著。
在满族的母系社会大环境下,婚姻文化中曾同时包含“一妻多夫”和“一夫多妻”(对偶婚),并且先上车后补票这事——婚前性行为,也不算个例。
男女关系可以不止于恋人或夫妻,还能“有性无家庭”。放到今天,免不了被人指点点。
古有长白山脚下“所生之子,知其母不知其父”,在当代也有新的演绎——象牙山一姐谢大脚三段式婚姻。
所以,离婚在东北真不是啥大事。
谢大脚第一任老公李福在外乱搞被抓;第二任老公王长贵英年早逝;第三任老公黄世友和长贵长得一模一样。
26岁的长春人 小马哥说,他的老姨也曾经历过三次婚姻,简直是现实版谢大脚(以下简称马姨)。
第一次离婚:因为丈夫出轨,马姨果断带女儿离开;
第二次离婚:据马姨讲,对方纯属搭伙过日子,让她丝毫感觉不到爱情的小火苗,那还不如离了,别这么凑活;
第三次离婚:这段婚姻只维持一年,因马姨“不爱了”,而告吹。
现在的马姨年近60且单身,她啥也不用愁,唯一的女儿也工作生活顺利,所以每天的任务就是看着自家开的小卖部,顺便期待着第四春。
马姨的故事不算个例,性子直爽的东北人是真不愿意将就。
生活在寒冷的黑土地,人本来就容易emo,精神生活至关重要,何必把生命浪费在一个“不爱了”的人身上。
东北人在婚姻态度上一点也不双标。
对自己:能过过,不能过离。
对别人:也是秉承不凑活原则,劝分不劝和。
从清朝的闯关东,再到上世纪中后期东北工业人才输入到大江南北,东三省一直是移民之地。
住在这的人们都属于入乡随俗,谁也不是real local。来来去去的人口迁徙,让东北人少了些亲戚的亲戚,更多生活在朋友和同事组成的熟人社会中。
没了七大姑八大姨的“为了孩子”“离婚给家里丢人”,离婚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幸福,无需看他人脸色。
而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眼里,他们只作为夫妻一方的好铁子或是知心姐们儿,
几百年前,长白山脚下的满族人才是真正的东北土著。
在满族的母系社会大环境下,婚姻文化中曾同时包含“一妻多夫”和“一夫多妻”(对偶婚),并且先上车后补票这事——婚前性行为,也不算个例。
男女关系可以不止于恋人或夫妻,还能“有性无家庭”。放到今天,免不了被人指点点。
古有长白山脚下“所生之子,知其母不知其父”,在当代也有新的演绎——象牙山一姐谢大脚三段式婚姻。
所以,离婚在东北真不是啥大事。
谢大脚第一任老公李福在外乱搞被抓;第二任老公王长贵英年早逝;第三任老公黄世友和长贵长得一模一样。
26岁的长春人 小马哥说,他的老姨也曾经历过三次婚姻,简直是现实版谢大脚(以下简称马姨)。
第一次离婚:因为丈夫出轨,马姨果断带女儿离开;
第二次离婚:据马姨讲,对方纯属搭伙过日子,让她丝毫感觉不到爱情的小火苗,那还不如离了,别这么凑活;
第三次离婚:这段婚姻只维持一年,因马姨“不爱了”,而告吹。
现在的马姨年近60且单身,她啥也不用愁,唯一的女儿也工作生活顺利,所以每天的任务就是看着自家开的小卖部,顺便期待着第四春。
马姨的故事不算个例,性子直爽的东北人是真不愿意将就。
生活在寒冷的黑土地,人本来就容易emo,精神生活至关重要,何必把生命浪费在一个“不爱了”的人身上。
东北人在婚姻态度上一点也不双标。
对自己:能过过,不能过离。
对别人:也是秉承不凑活原则,劝分不劝和。
从清朝的闯关东,再到上世纪中后期东北工业人才输入到大江南北,东三省一直是移民之地。
住在这的人们都属于入乡随俗,谁也不是real local。来来去去的人口迁徙,让东北人少了些亲戚的亲戚,更多生活在朋友和同事组成的熟人社会中。
没了七大姑八大姨的“为了孩子”“离婚给家里丢人”,离婚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幸福,无需看他人脸色。
而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眼里,他们只作为夫妻一方的好铁子或是知心姐们儿,